“没送一分钱,没请一顿饭,就揽着了这个活,真是太省心了!”王建立是陕西省三秦建设集团总公司的项目经理,从全国17家企业中被“摇中”价值2290万元的河南省中牟县林西路道路建设工程后,喜不自禁,连连感慨。
而就在不久前,中牟县农业局一个500万元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中,该局一主要领导受贿100多万元,后被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收了人家的钱,进了监狱,干部痛心、家属伤心、组织揪心啊!”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因此果断决策,要求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进行改革。该县出台新制度,规定凡是造价30万元以上的政府性工程项目,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招标资质就可以报名,并且必须以摇号方式选取中标人。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给权力运行中的漏洞打上“补丁”——在今年河南省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已出台、完善和正在制定的制度达12480项,此外,2014—2015年制度规划立项达12758项。
从查找漏洞开始
今年初,河南省纪委常委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要求,研究制定了《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决定在省、市、县、乡四级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在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实践证明,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从制度层面上堵塞漏洞、革除弊端,还会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反腐败就只能是割韭菜式的重复,难以深入和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败工作一项根本性的举措,是实现反腐倡廉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存在哪些制度漏洞,如何查找?河南省纪委、监察厅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排查制度漏洞要做到“三管齐下”:从人民群众对本部门本系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排查制度漏洞,建立群众意愿与制度建设的联动机制;从本部门本系统重要的权力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的环节排查制度漏洞,建立权力运行与制度建设的联动机制;从本部门本系统近五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排查制度漏洞,建立腐败问题发生与制度建设的联动机制。
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南省上下围绕查找制度漏洞,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意见和建议近9万条,剖析典型违纪违法案件7358件,找出制度漏洞19006个。
省公安厅以严肃查处“房妹”、“获嘉县交警乱罚款事件”为契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征集的2343条意见建议和27个涉警案件线索中研判制度漏洞,查找出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和风险点791个。
计划生育统计监控调查是基层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有关部门领导的职务升迁。因此,在统计调查中被检查方会千方百计掩盖问题,甚至通过给调查人员塞“红包”来阻挠调查工作,基层干部群众对此统计调查环节存在的腐败现象反映强烈。新乡市人口计生委开门纳谏,针对计划生育统计监控调查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时建立调查前廉政提醒制度及廉政承诺书制度、调查中巡视制度及入村后张贴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制度、调查后回访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
为帮助省直部门找准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河南省纪委、监察厅通过《大河报》等新闻媒体4次公开发布信息,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
紧盯腐败易发多发部门
河南省纪委、监察厅重点抓国土、建设、交通等20个省直部门,并要求全省各地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蔓延。
国土部门权力比较集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近年来,驻马店市相继有多名市、县国土局干部因腐败问题“落马”。该市纪委、监察局协助市国土局对这些案件深入剖析,找出制度漏洞后,对症下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1项。
在全市住房和城建系统相继发生了建委原副主任等10名领导干部受贿犯罪案件后,许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工程社保金征缴拨付管理制度、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制度、资质审核审批管理制度等15项制度。
近几年,周口市10个县(区、市)中有7个教育局的一把手因腐败被查处。该市纪委、监察局帮助市教育局查找出教育工程建设招投标、图书器材装备选购、教育评选审批、招教考试、教师调动、校长提拔等8个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1项。
如果只是找出制度漏洞而不去堵塞漏洞,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此,河南省纪委、监察厅督促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切实履行制度建设的职责,大张旗鼓地宣传“有腐不惩、有案不查是失职,要受到追究”,“有漏不堵、有章不建,同样是失职,也要受到追究”。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列出年度内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项目计划及近三年的项目规划,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确保制度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着力于有效管用
河南省纪委、监察厅反复强调制度建设要坚持有效管用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对各地各部门提出“好制度”的标准:能够保护一批干部不受侵蚀,能够节约国家大笔的资金,能够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不搞只停留在嘴上、纸上、墙上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搞立不住、行不通、束之高阁的“死制度”。
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该如何有效防止“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的问题一再发生?河南省交通厅重点剖析典型案件,查找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干部提拔任免等6个方面的制度漏洞,规划出台一套制度体系。其中,工程项目招投标摇号选定中标人制度,经省纪委、监察厅大力推广后,已在鹤壁市、中牟县等地“开花结果”。
鹤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许兆儒评价说:“工程项目招投标摇号选定中标人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在招投标环节领导干部插手干预、评标机构暗箱操作、明招暗定等违规问题。”
对审判、执法过错责任,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将追究到底——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错案终身追究制度》、河南省公安厅出台的《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及执法责任终身制规定》,像“紧箍咒”,让审判人员、执法民警不敢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着眼于唤醒制度意识
尹晋华在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表示:“前些年,我们河南发生过三县六任书记和交通厅四任厅长‘前腐后继’的问题,说明制度设计有瑕疵、制度运行有漏洞、制度监督有软肋,更重要的问题是发现了前任的问题没有及时制定制度、堵塞漏洞、防患未然,避免同类问题在相同领域、相同岗位再次发生。”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中,河南把唤醒制度意识、强化制度建设责任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确保制度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尹晋华等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同志带队深入省直部门、市、县进行督导——
5月5日,向省直20个重点部门派出3个督导组,对交通厅、教育厅、卫生厅实行蹲点督导,对其他重点单位采取巡回督导方式;
5月20日,召开省直12个重点部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汇报会,省纪委副书记汪中山对省直部门堵塞制度漏洞“耳提面命”;
6月3日,召开反腐倡廉制度年督导工作汇报会;
6月25日,省纪委、监察厅针对制度漏洞查找和制度立项存在的问题,部署开展“回头看”活动;
……
与此同时,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重点部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评估报告,组织开展干部群众评议、服务对象评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评议、纪检监察机关评议等“四评议”,并将评议意见反馈给被评议部门进行整改。对敷衍应付、群众评议意见集中的评估报告,予以通报批评并督导重新开展制度建设评估。根据群众评议意见,洛阳市纪委、监察局对市国土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度建设评估报告责成整改;濮阳市纪委、监察局对市国税局、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进行了问题约谈。(李保国)
Copyright © 2012-2024 方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单位: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方城县文化路东段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楼、6楼 邮编:473200 联系电话: 0377-60202996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兼容模式)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3589号豫公网安备 41132202000666号